親愛的朋友:
你好呀!我是來自西周時期的爬蟲紋銅鐃,1990年在岳陽縣荊州鄉(xiāng)民主村與世人重逢時,曾引發(fā)不小的轟動呢!我來給大家講講我的故事吧。
在商周文明浸潤下,湖湘匠人以非凡智慧鑄造出我們這些又大又威風的青銅樂器天團。我們藏于山川河流,擊之天地和鳴。我們不僅是樂器,更是溝通天地的禮器。
而我,身高37厘米,銑間寬24.5厘米。我的形制獨具特色:鐃腔體闊而短,呈橢圓形,旋部乳釘紋與篆間云雷紋相映成趣;鉦部直弦紋莊重肅穆,鼓部獸面紋威儀凜然;三十六枚乳釘紋依音律精密排布,見證著先秦工匠對聲學與美學的雙重追求;兩側(cè)爬蟲紋靈動蜿蜒——這正是南方青銅器最鮮明的藝術(shù)密碼
作為祭祀山川湖泊、風雨星辰的禮樂器,我能奏響正鼓、側(cè)鼓兩個音階。當口部朝上擊奏時,獨特的合瓦狀內(nèi)腔便化作天然的共鳴箱。我和鐘、镈等青銅樂器好兄弟的發(fā)展及一鐘二音的確定,為后來周代禮樂文明奠定了基礎。
你聽,這穿越時空的金屬顫音——時而如洞庭細雨輕柔私語,時而似湘江激浪鏗鏘齊鳴。三千年歲月里,我們始終吟唱著先民對自然的敬畏,對豐年的祈愿,對美好世界的向往。
5月起,我將現(xiàn)身岳陽市博物館“川迥洞庭開——岳陽歷史文化陳列”展,等你來找我玩喲!
爬蟲紋銅鐃 謹啟
目前,湖南正在推進全省博物館“省市聯(lián)動”體系建設暨 “湘見萬年”文博特展矩陣項目。在此背景下,岳陽市博物館正在對館內(nèi)空間布局與展陳進行全面提質(zhì)改造,將于5月煥新而來,推出“川迥洞庭開——岳陽歷史文化陳列”等展覽,展出大量珍貴文物,集中展示不同歷史時期,發(fā)生在岳陽這片土地上的故事。
學術(shù)指導:黃軍認
文案:陳雅如
設計:陽艷
供圖:彭正陽
校對:施文
來源:紅網(wǎng)
作者:黃軍認 陳雅如 陽艷 彭正陽
編輯:施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