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網(wǎng)時刻新聞5月7日訊(記者 胡邦建)
當歲月的風沙吹散了千年的塵埃,唐代的余韻卻在時光深處悄然流轉。
在即將于岳陽市博物館開展的“川迥洞庭開——岳陽歷史文化陳列”展覽中,從唐代款款而來的“少女”組合正以最優(yōu)雅的姿態(tài)靜候觀眾的到來,只為再次奏響那動人心弦的千年樂章。
今天,讓我們走近青瓷舞女伎樂俑群,跨越時空的長河,感受千年前唐代鼓樂齊鳴、歌舞升平的盛景。
1994年,岳陽東茅嶺桃花山唐墓的土層被輕輕撥開,青瓷舞女伎樂俑群驚艷現(xiàn)世。這支由唐代青瓷俑組成的樂隊特立獨行。
八樂伎頭扎高傲的發(fā)髻,身穿小袖袒胸裝,下著百褶裙,笑靨如花屈膝盤坐在鋪席上,雙手演奏樂器。美女們有的撥弄琵琶;有的手彈著箏;有的打著雞婁鼓;還有的鼓著腮幫子如癡如醉地吹著排簫、篳篥、豎箜篌。
一位舞女梳著大唐女孩流行的雙環(huán)望仙髻發(fā)型,身穿及足襦裙,腰間系著長長的絲帶,隨著音樂揮袖蹬足,翩然起舞。
作為唐代文明的重要見證,青瓷舞女伎樂俑群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實寫照或追求的境界,它們也是一支具有燕樂風格的官府樂隊的縮影。
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“岳”乎?這個5月,走進岳陽市博物館“川迥洞庭開——岳陽歷史文化陳列”展覽,一場跨越千年的 “演奏會”,等您來赴約。
目前,湖南正在推進全省博物館“省市聯(lián)動”體系建設暨 “湘見萬年”文博特展矩陣項目。在此背景下,岳陽市博物館正在對館內空間布局與展陳進行全面提質改造,預計將于5月10日開放,推出重磅展覽“川迥洞庭開——岳陽歷史文化陳列”。
“川迥洞庭開——岳陽歷史文化陳列”以歷史時間為明線,為你講述不同歷史時期,發(fā)生在岳陽這片土地上的故事,用“會說話”的文物解讀人與自然、人與社會群體之間的互動關系,展示區(qū)域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發(fā)展史。通過“沉浸式場景+黑科技互動+海量珍寶”,讓古老與現(xiàn)代交相輝映,傳統(tǒng)與潮流相互碰撞,
共同編織出一幅別具一格的區(qū)域文化發(fā)展圖景,帶你暢游岳陽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來源:紅網(wǎng)
作者:胡邦建
編輯:唐雨欣